《抗战纪实:丛林之虎》全文及大结局精彩试读 抗战纪实:丛林之虎小说

发布时间:2024-03-15 编辑:小编

野人山苍茫无边,一连人马走进去,就像掉进大海一样,要在这样浩渺无际的山中找到杜聿明和第五军,就像在大海中寻找一根针一样困难。

有一天,这一连战士来到了一片林中空地,看到很多杆枪支架在一起,是中国生产的中正式步枪。他们异常高兴,有枪就有人,有中国枪肯定就是中国人。

这些枪的架设很有特点,一个班的十几杆步枪架在一起,三个班的步枪架成三角形,三角形的中间是摆放的轻机枪,非常整齐。当年,中国军队在行军休息时,都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架设枪支。

周友良心花怒放,他看到这些枪支,想到还没有走出野人山的第五军的弟兄们一定就在一旁休息,他大声叫喊着,跑上前去。

可是,四周空无一人,只有燥热的风,从林中吹过。

他们分头寻找,大声呼喊着,却没有找到一个人,只看到地面上的堆堆白骨。

周友良查看着这些枪支,靠在一起的枪管,已经开始生锈,显然这些步枪

架在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。

而使用这些枪支的中国士兵,变成了这一堆堆白骨。

这些枪支,足有上千杆。

一名士兵给周友良送来了几枚臂章,他说,这是从白骨堆中找到的。看过老电影的人都知道,抗战时期,每个士兵的左臂上都有一个臂章,臂章上写着所在部队的符号。臂章尽管是布质,但因为在桐油中浸泡蒸煮过,所以很难腐烂,也不会被虫蛀。

臂章上显示,这支部队的番号是28师。当初从中国开赴缅甸的时候,28师和新38师都隶属于66军。

一千杆枪,一千名战士,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。

一千人,这是一个团的兵力啊!而现在,被蚂蝗和蛆虫蛀成了白骨。

关于缅北野人山的情景,杜聿明在以后所写的回忆录中说:“各部队经过之处,多是崇山峻岭、山峦重叠的野人山及高黎贡山,森林蔽天,蚊蚋成群,人烟稀少,给养困难。本来预计在大雨季前可以到达缅北片马附近,可是由于沿途可行之道多为敌人封锁,不得不以小部队牵制敌人,使主力得以安全转进:因此曲折迂回,费时旷日。至六月一日前后,军直属部队的一部及新二十二师到达大洛;九十六师到达孟关(孟拱西北)附近;二百师到达中缅边境南坎附近;黄翔部到达国境泸水附近与国内宋希濂部取得联系。”

野人山、高黎贡山、大洛、孟关、孟拱、南坎,这些地点,都是两年后中国军队的反攻必经之地。在杜聿明提到的这些地方,中国军队都与日军发生过激烈交战,并战胜了日军。

杜聿明接着写道:“自六月一日以后至七月中,缅甸雨水特大,整天倾盆大雨。原来旱季作为交通道路的河沟小渠,此时皆洪水汹涌,既不能徒涉,也无法架桥摆渡。我工兵扎制的无数木筏皆被洪水冲走,有的连人也冲没。加以原始森林内潮湿特甚,蚂蝗、蚊虫以及千奇百怪的小巴虫到处皆是。蚂蝗叮咬,破伤风病随之而来,疟疾、回归热及其他传染病也大为流行。一个发高热的人一经昏迷不醒,加上蚂蝗吸血,蚂蚁侵蚀,大雨冲洗,数小时内就变为白骨。官兵死亡累累,前后相继,沿途尸骨遍野,惨绝人寰:我自己也曾在大洛患了冋归热,昏迷两天,不省人事。全体官兵曾因此暂停行军,等我被救治清醒过来时,已延误了二日路程。我急令各部队继续北进,而沿途护理我的常连长却因受传染反而不治。二百师师长戴安澜因重伤殉国,团长柳树人阵亡,第九十六师副师长胡义宾、团长凌则民为掩护主力安全而牺牲。”

后续精彩内容,点击下方关注我们,回复书名即可阅读!
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《抗战纪实:丛林之虎》全文及大结局精彩试读 抗战纪实:丛林之虎小说
返回顶部